中原漢族體質特征古今差異明顯,從宋代開始漢族進入“混血”狀態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近日向記者透露,該中心正在進行的《漢民族歷史形成過程的生物考古學考察》證實,漢民族為多民族融合而來的“混血民族”。 古代中原漢民體質像今天的南方漢族 朱泓告訴記者,該項目以中原地區出土的人骨材料為研究對象,經過兩年多的信息搜集和數據分析發現,中原地區漢族體質特征古今差異明顯,并從宋代開始進入“混血”狀態。“這兩點發現從生物考古學角度證明,漢民族確實為多民族融合而來。”這一研究成果為豐富中國漢民族形成過程中各個古代民族的遷徙和融合模式,以及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形成過程等重大理論問題的闡釋,積累了體質人類學方面的科學證據。 據介紹,古代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與現今當地漢族體質特征差異較大,反而更趨同于今廣東、廣西和福建等南方省份漢族。“經過幾十個遺址、數以千計的數據測量得出,古中原類型人面部具有‘低面、闊鼻、低眶’的特征,與現代北方漢族面部狹窄而高,鼻寬、眼眶寬度和面部扁平度均為中等形成反差,”朱泓表示,“中原漢民族面部特征的古今差異表明,古代漢民族必然在某些階段經歷過其他民族血統的融入。” 研究發現,從前秦時期至漢代,中原地區居民均屬于古中原類型。但從宋代開始,當地漢族體質特征開始偏離該類型,出現了較大的遺傳學距離,顯示出更為混合的體質性狀。朱泓說:“混合體質性狀的出現,是因為宋墓里的人骨,在原有古中原類型基礎上,接受了較多來自其他族群的遺傳學因素。 生物考古學考察證實了“一般常識” 朱泓表示,漢族以古華夏族為主體、由歷史上多個民族融合而來,這已是一般常識。但以往的研究多以歷史文獻記載為基礎,脈絡形成并不精準。此次依托生物考古學的考察,漢族為“混血民族”已被證實,意義重大。據介紹,《漢民族歷史形成過程中的生物考古學考察》2011年立項,以漢民族形成過程中各地區古代居民及動植物遺存的形態學特征、遺傳學形狀為研究重點,意在探索各古代民族的遷徙和融合模式。 漢族因漢王朝得名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黃子孫。“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 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至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9%。除中國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布。 四大人種 什么是種族?種族,即人種,是具有區別于其他人群的共同的遺傳體質特征的人群。種族與民族完全不同。種族是根據人們的皮膚顏色、頭發的形狀和顏色,眼、鼻、唇的形狀以及血型等生理、生化性質而劃分的。 民族是根據在歷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共同心理狀態等特征的人們共同體而劃分的。因此,種族是屬于自然科學范疇的概念,民族是屬于社會科學范疇的概念。 根據人種的自然體質特征,生物學家以本質主義方式(即以體質特征為標準)通常將全世界的現代人類劃分為四大人種:歐羅巴人種(又稱白色人種或高加索人種或歐亞人種)、蒙古人種(又稱黃色人種或亞美人種)、尼格羅人種(又稱黑色人種或赤道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又稱大洋洲人種或棕色人種),俗稱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比如,我國五十多個民族基本上都屬于蒙古人種,即黃種人。
所屬地區:崇川區
|